在酒店就餐時,,服務員常常會在開瓶倒酒后,,拿走瓶蓋,、防偽標簽。這些看似一文不值的瓶蓋、防偽標簽,,服務員如此悉心保管,,究竟作啥用途?
4日中午,,蘇州市民趙先生在車坊惠普路的一家酒樓請客吃飯,。點菜時,服務員向其推薦了一款白酒,,售價200元,。趙先生也沒多想,直接要了兩瓶,。
“先放著吧,,我們待會自己開。”還沒等趙先生說完,,服務員一把搶過兩瓶酒,,“不行的,我一定要幫你們開,,否則會被老板罵的,。”年輕服務員說完,打開了趙先生點的兩瓶酒,,并扯下了防偽標識,。
而接下來的一幕讓趙先生更覺奇怪,服務員在打開瓶蓋后,,將兩個瓶蓋和防偽標識隨手放進了衣服口袋內,。“防偽標識能先讓我看下嗎?”趙先生當時只是隨口一問,。不過年輕服務員卻較起真來:“不行的,,我每月工資才1000元,,就靠這幾個瓶蓋和防偽標識過日子的,。”說完退出了包廂。
5日中午,,記者特意前往鳳凰街進行了調查走訪,,一位從業(yè)多年的談姓飯店服務員講述了瓶蓋背后的故事。
“一個瓶蓋對應一瓶酒,,為的是向經(jīng)銷商拿錢唄,。”小談說,“瓶蓋回扣”早已是酒水行業(yè)的潛規(guī)則,。據(jù)小談透露,,現(xiàn)在100元白酒的瓶蓋回收價30-50元左右,200元白酒的瓶蓋回收價50-80元,一般新品酒賣出一瓶,,一個瓶蓋就能換150-200元左右,。酒店服務員的此種做法,已經(jīng)在酒店行業(yè)形成了一種怪圈,。“這主要是經(jīng)銷商的一種促銷方式,,為了提高銷售量,自然就拼命給服務員回扣了,。”他建議,,到飯店用餐喝酒,盡量把酒瓶和瓶蓋全部帶回家,,萬一買到假酒,,還可以保留證據(jù)。
采訪中,,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,,瓶蓋回扣實質上就是一種“商業(yè)賄賂”,屬于典型的不正當競爭,。 |